從事綠化苗木批發
低價供應各種工程用苗
138-9066-6123
楨楠,常綠喬木,其木材堅硬,價格昂貴,多用于造船和宮殿。綠化苗木楨楠多分布于湖北西部、貴州西北部及四川、湖南等地。在湖南東安縣,當地林業部門發現一片保護完好的楠木林,樹齡據傳大都在500歲以上,十分珍貴。
1、楠木,耐阻樹種,適生于氣候溫暖、濕潤,土壤肥沃的地方,特別是在山谷、山洼、陰坡下部及河邊臺地,土層深厚疏松,排水良好,中性或微酸性的壤質土壤上,生長尤佳。 深根性樹種,根部有較強的萌生力,能耐間歇性的短期水浸。壽命長,病蟲害少,能生長成大徑材。
2、在幼年期,頂芽發達,頂端優勢明顯,主干端直茁壯,側枝較細短,冠層厚而密,整個樹冠呈尖塔形。及至壯年期,隨著高生長的減慢,側枝的擴展,樹冠變為鐘形,但冠層仍較厚。 幼樹的頂芽一年形成三次,抽三次新梢,即冬芽—春梢—夏芽—夏梢—秋芽—秋梢。一般春梢生長慢,夏梢和秋梢生長快。特別是在6月上中旬(夏梢期),頂梢10天可增高30—40厘米,平均日生長達1.5—2.0厘米,為全年生長的高峰。8—9月也有一次生長高峰,但不如前者快,兩次高峰的生長量,占全年高生長總量的70%以上。胸徑生長主要是在5—11月,其生長量占全年總生長量的70—90%。
3、土壤為紫色砂頁巖與石灰巖風化而成的黃壤。在土層深厚、肥沃、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沖積土或壤質土上生長好;在干燥瘠薄或排水不良之處,則生長不良。楠木為中性偏陰的深根性樹種,壽命長,300年生尚未見明顯衰退;主根明顯,側根發達,根部萌蘗能長成大徑材。幼年期耐蔭蔽,一年抽三次新稍。楠木生長速度中等,50--60年達生長旺盛期。楠木種子屬多胚型,每粒種子能抽出2--3苗?;ㄆ?--6月,果期11--12月。
分布 四川、貴州、湖北、湖南(九山)現狀 漸危種。
楠木為我國特有,是馳名中外的珍貴用材樹種。以往四川有天然分布,是組成常綠闊葉林的主要樹種。由于歷代砍伐利用,致使這一豐富的森林資源近于枯竭。目前所存林分,多系人工栽培的半自然林和風景保護林,在廟宇、村舍、公園、庭院等處尚有少量的大樹,但病蟲危害較嚴重,也相繼在衰亡。
楠木為中亞熱帶常綠喬木,高達30余米,胸徑1米;幼枝有棱,被黃褐色或灰褐色柔毛,2年生枝黑褐色,無毛。葉長圓形,長圓狀倒披針形或窄橢圓形,長5~11厘米,寬1.5~4厘米,先端漸尖,基部楔形,上面有光澤,中脈上被柔毛,下面被短柔毛,側脈約14對;葉柄纖細,初被黃褐色柔毛。圓錐花序腋生,被短柔毛,長4~9厘米;花被裂片6,橢圓形,近等大,兩面被柔毛;發育雄蕊9枚,被柔毛,花藥4室,第3輪的花絲基部各具1對無柄腺體,退化雄蕊長約1毫米,被柔毛,三角形;雌蕊無毛,長2毫米,子房近球形,花柱約與子房等長,柱頭膨大。果序被毛;核果橢圓形或橢圓狀卵圓形,成熟時黑色,長約13厘米,花被裂片宿存,緊貼果實基部。
本種木材不僅為四川群眾所喜用,其評價為該省所有闊葉樹材之冠,也為全國各地群眾乃至皇家所珍愛。因此,自古以來,楨楠就被廣泛利用。
1 選擇強健母樹采種
11月下旬,選擇胸徑20至40厘米的強健母樹采種。
當果實由青色轉變為藍黑色時,用鉤刀、高枝剪剪下果枝。采回后,將果實放在竹籮內,用腳或手搓去果皮,放在清水中漂洗潔凈,置通風室內陰干。種子千粒重250-350克,每公斤種子約3000-4000粒。
采集的果實要及時處理。處理方法是,將果實放在籮筐或木桶中搗動,脫出果皮,再用清水漂洗干凈,置室內陰干,切忌暴曬。種子含水量較高(20-40%)時,容易失水開裂,子葉發霉,喪失發芽力。
2 育苗地應排水方便
選擇排水和灌溉方便、土壤疏松的沙質壤土為圃地。
土壤粘重或排水不良的,易爛根;土壤枯燥缺水,幼苗生長不良,易受灼傷。深耕細耙,施足基肥,細致整地做苗床。
采用條播,條距20厘米,條寬6-10厘米。幼苗出土后,要及時松土除草、間苗、澆灌等管理。夏天低溫時節,要搭棚遮蔭。
3 每畝留苗3萬株
間苗應分期進行,要量少次多。
7月,苗高達10厘米左右時,即可定苗。每畝留苗3萬株。
8到10月為楠木幼苗速生期,應加強苗圃的水肥管理,以加速苗木生長,提高苗木質量。
11月,還有部分植株抽梢生長,因此在苗圃后期管理中,要注意不使幼苗越冬時受凍害。
1年生壯苗的造林效果比兩年生苗好,不過一些生長細弱的苗木,可留圃一年再造林。
4 做到苗正根舒泥緊
楨楠喜濕耐陰,造林地宜選擇低山丘陵土壤肥美、深沉、潮潤的山坡,或山谷兩側及沖積地。挖定植穴,穴徑60厘米、深50厘米。
造林密度為株行距2.5×3.0米(即每畝88株),或株行距2×2米。
造林時節普遍在早春,栽植時應適當修剪局部枝葉和過長的根系,用表土填在苗根周圍和定植穴內,做到苗正、根舒、泥緊,以提高造林成活率。
5 幼林撫育切忌打枝
造林后,每年除草松土1-2次,并適當施肥。
造林后3-5年內,每年撫育兩次。撫育時間應安排在楠木生長高峰季節到來之前,即第一次撫育在4-5月,第二次在7-8月。
楠木樹冠發育較慢,幼年又較耐陰,所以幼林嚴禁打枝,撫育時也不得損傷樹皮,否則將顯著減弱其生長。
1、蛀梢象鼻蟲:以幼蟲鉆蛀嫩稍為害,使被害梢枯死。據調查:為害嚴重的,被害株數可達69.1%,早口密度為16.5頭/株,平均每株被害梢數占平均每株總梢數5.1%。
成蟲體長圓柱形、漆黑色。體長5.2—7.5毫米。喙長約2毫米。前胸背板有鯊魚皮狀突起。鞘翅各有10行刻點,前足腿節上有一強大的刺。幼蟲:體乳白,老熟幼蟲長5—8毫米,頭部黃褐色。蛹體淡黃褐色,長6—8毫米,頭部及前胸背板淺灰色,有許多褐色圓圈、腹部有許多小刺列,腹末有刺狀突起二個。
2、一年一代,以成蟲越冬。于3月份楠木抽梢時,成蟲產卵于新梢中,卵孵化后,幼蟲在當年新梢中蛀食為害,蛀道長10厘米左右。幼蟲期3月底到4月中旬,幼蟲成熟后即在嫩梢基部的蛀道中化蛹,5月中旬成蟲開始羽化,成蟲期長,直到次年3月份產卵后死亡。
3、防治方法:
(1)在3月份成蟲產卵期及5月中下旬成蟲盛發期用621煙劑熏殺成蟲,每畝用藥0.5—1公斤。
(2)在4月上旬用40%樂果乳劑400—600倍液噴灑新梢,可殺死梢中幼蟲。
4、灰毛金花蟲:以成蟲啃食嫩葉、嫩梢及小葉皮層,嚴重的可使嫩梢枯萎。被害株率達80%以上。Z多被害株有蟲50多頭。成蟲體黑色,密被灰白色毛,外觀呈灰白色。體長5—7毫米,觸角線狀,鞘翅近肩角處有一瘤凸起,翅面有許多不規則的顆粒狀突起,并有三條隆脊。 3月底到6月份均有成蟲出現,4月中下旬為盛發期。
5、防治方法:在4月下旬用621煙劑熏殺成蟲,每畝用藥0.5公斤。